物种库
 
首页 > 生物经济 > 生物医药

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生物医药产业新趋势

媒体:华夏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梅泥 2024/3/14 18:13:35

连平/文

随着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和生物技术加速演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最完备、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部分环节、核心产品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产业技术交流合作趋势性逆转,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大技术封锁,产业链关键环节面临“卡脖子”风险。在此背景下,医疗健康领域在今年政府工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体上看,2024政府将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医疗健康领域的工作。

“创新药”、“生命科学”纳入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行业大有可为

《报告》明确了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首要工作任务。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相比前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生物医药”的笼统提法,“创新药”一词作为新兴产业关键环节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9年新医改,到2015年药审改革和药品自主定价权放开,再到2018年医保局成立,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步入了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国内药企研发活力进一步增加,2013年我国批准上市的I类国产新药仅2个,到2023年批准上市的I类国产新药34个,年均复合增长32.8%。

除获批I类新药数量快速增长外,我国I类新药受理数量也大幅上升,由2016年的184个增长到2022年的1239个,增长率超500%。

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已成为第二大药品研发国,是全球医药研发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据Pharmaprojects数据,截止2023年4月,中国药品研发管线5402条,占全球研发管线的23.6%,较去年增长23.2%,远超全球(5.89%)增长速度。而以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为代表的国内优秀企业也在全球生物医药价值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药物管线TOP25的药企榜单中,恒瑞医药榜上有名,药物管线106条;百济神州的代表产品泽布替尼也在2023年成为首个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从“药”到“新药”,我国的医药行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由“新药”到“创新药”我国将布局谋划生物医药行业的“从有到优”。

除新兴产业外,前瞻布局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也将进一步拓展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据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编制的《2023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生命科学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多个交叉学科,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发展生命科学纳入国家战略规划。2022年,美国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为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中的领先地位;2018年,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了欧洲创新理事会(EIC)项目,旨在提供超100亿欧元的预算用于重大突破技术(如细胞和基因治疗、脑部疾病工具等)的开发和创新;日本也在2019年正式推出《生物战略2019》,解决近年来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落后于欧美和中国的困境,并且将生物技术重新提到战略高度。可以预见,生命科学将成为未来各主要经济体在科技、经济竞争的主战场,势必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健康领域消费扩容提质和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进一步推动了药械需求

《报告》提出,“实施健康消费促进政策”、“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2024年,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依然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重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区域不平衡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长期突出问题。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占比仅0.3%的三级医院提供了35.3%的医疗床位数量,承担了26.5%的诊疗任务。大量优质的医疗资源仍然集中在三级医院中。

此外,我国大型医用诊疗设备保有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诊疗效率有待提升。以CT和MRI为例,2021年我国CT和MRI的人均保有量分别为每百万人14.7台和每百万人6台,远低于美国(42.6台和38.0台)、日本(115.7台和57.4台)等国。在人均保有量有限的背景下,县域医院对于大型诊疗设备的需求则更为紧张。

2022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中提出:“中央财政贴息 2.5%,期限 2 年,用于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2023 年 3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明确了“医疗机构将不再因配置证而受到采购限制”;叠加近期推行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都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平衡发展,进一步释放基层公立医院的医疗器械需求。

医疗卫生改革步入深水区,药械集采扩围提质,推动行业高质量转型

《报告》指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国务院于2018年11月发布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简称《集采方案》),是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医保带量采购的方式,在降低药品价格、提高用药可得性、平衡医保收支的同时,引导药品结构转型,提升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使用比例,推动我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从数据来看,2019-2023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在用药结构中占比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临床使用药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大幅提升。

2024年1月9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明确了“2024年,医保工作要推动集采“扩围提质”,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至少达到500个”。目前化学药品大概有5000多种,现阶段国家集采药品仅374种,占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常用化学药品的30%左右,让集采品种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主流”仍有巨大空间。集采扩围提质提升了仿制药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对药械企业在降低成本、稳定供给和产品创新等多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融入全球医药产业链,从“预防-治疗-康养”全方位提升话语权

《报告》指出,“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产业创新离不开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近年来,外资药械企业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投资并购、许可引进(License in)等各种方式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国内药械企业也通过“出海”等方式发掘了更加广阔的下游市场。医疗服务方面,外资、合资医院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居民不同程度的就医需求。

2023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出:“支持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也将“新型抗癌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禁止外商投资领域除外)”的研发生产纳入其中。与此前相比,外资在药械研发、生产等环节将拥有更广阔的投资空间,尤其是在抗癌药物、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也可借此机会,深度融合到全球产业链中,实现以创新技术提升研发能力,以产品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在全球的医药产业生态中具备更多话语权。

(作者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阅读 88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