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评论 > 热点评论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到底是啥意思?

媒体:岛民读海笔记  作者:岛民
专业号:邵文军 2020/7/23 12:57:00

“主流化”(mainstream)这个词是外来语,中文中很少用,所以不少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可能是基于其字面的意思,这种理解与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含义可能并不一致。昨天看到的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文章中对“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概念的应用就反应出了理解的偏差。我必应了一下,发现还真没有人把这个字清楚地科普过。所以决(chi)定(bao)花(le)时(cheng)间(de)来解释一下,以正视听。

在生多公约的网站上,有一个专门的页面来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这个页面对《生多公约》下的主流化的理解是:

确保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服务被适当和充分地纳入(factored)依赖其并对其产生影响的政策和实践中去。

然后这个页面介绍了与主流化相关的公约案文、爱知目标和相关的专题工作方案,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访问这个页面。

意思就是说,在开展跟生物多样性相关(依赖其和对其产生影响)的政策和实践,需要有机制合理并且充分地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因素,例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风险等的考虑纳入到决策和行动中去。

如果觉得这个解释还不够清楚,国家环科院生多研究中心的张风春等老师在其论文《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现状与对策》中给出了进一步解释: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是指:

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主流的过程, 也包括纳入到企业、社区和公众生产与生活的过程。

现行的主流化途径包括:

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政府和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战略、规划、科技创新、脱贫、文化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机构建设, 也包括企业的规划、建设与生产过程以及社区的建设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等。

这篇论文把以下生多工作是否纳入以下机制作为评估中国生多主流化的内容:

全国党代会报告

国家五年发展纲要

政策与政府的日常工作日程

法律法规

政府机构建设

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

官员政绩考核

部门与行业

科研重点领域

地方政府

可以看到,这些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主流”过程,每个机制都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factor)的考量,例如经济发展、社会平等这些因素。当一个议题被纳入到这些机制的考量因素中并且被赋予充分的权重,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议题被“主流化”了。例如在生物多样性重要的区域,如果生物多样性不仅被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而且在程序中具有非常关键甚至一票否决的地位,我们可以说生物多样性在这里体现出了主流化。除了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在全球迅速推进的还有社会性别议题的主流化等。也可以说,主流化就是把本来与主流机制相关、但是因为历史文化科学认知水平等原因被边缘化的议题,重新放到其在社会经济治理的应有的位置。

议题通过主流化,在不同的机制中会形成不同的工具,例如社区保护地或者专门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机制等等,但是这些工具与机制是对应的,因此工具本身,无论其应用的规模多大,是无法被主流化的。

阅读 478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