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式微的高山美人:绒叶含笑
地区绝灭 RE;再发现
绒叶含笑(绒毛含笑)Michelia velutina DC
—Magnolia lanuginosa (Wall.) Figlar & Noot.
是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产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印度东北部、尼泊尔、不丹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500~2400米的山坡或河边杂木林中。该种于1824年发表,模式标本于1821年采自尼泊尔,尽管记录显示该植物有多个分布点,但在中国境内仅云南和西藏有采集记录,后期相关专家多次调查均未见活体植株,因此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为地区绝灭等级(RE)。目前该种在云南福贡、勐腊、楚雄、永平、西畴、昆明及西藏墨脱、察隅、林芝和波密都有采集记录,推测在野外尚未绝灭。
绒叶含笑 Michelia velutina DC.
【孙英宝绘图,根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室,标本号14583,条形码01494397】
1.花枝,2.花去掉花被片(示雄蕊群和雌蕊群),3.果,4.雄蕊。
形态特征:
树高达15~20米,胸径90厘米,树皮暗褐色。小枝髓心海绵质,具横隔的厚壁组织,幼嫩部分密被灰色长绒毛。叶上面中脉、小枝、果柄、聚合果柄及荚均疏被长绒毛。叶薄革质,狭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稍钝,有短凸尖头,基部宽楔形或圆钝,侧脉细密;叶柄密被灰色长绒毛;托叶痕长达叶柄的一半。花腋生于近枝端,花被片淡黄色,10~12片,狭倒披针形,外轮被绢毛,内轮较狭小;雄蕊的药隔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及心皮均密被长绒毛。聚合果长10~13厘米,果柄长1~1.5 厘米;蓇葖疏离,或集生上部,倒卵圆形,顶端圆钝,具短尖,基部收缩成柄,柄长约5毫米,具皮孔及疏被长毛;种子橙黄色。
发现之旅:从广布西南到日渐濒危
纳塔尼尔·沃利克(Nathaniel Wallich)像(引自网络)
绒叶含笑(绒毛含笑)高大挺拔,花开满树,如亭亭玉立于山林的美人,很早便为人所知。它是古代重要的用材树种,分布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1821年,丹麦植物学家纳塔尼尔·沃利克(Nathaniel Wallich,1786-1-28~1854-4-28)在尼泊尔采集到绒叶含笑(绒毛含笑)的标本;1824 年,瑞士植物学家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1778-2-4~1841-9-9)正式将其命名发表。
国家标本平台(NSII)查询系统
中国最早的采集记录可追溯至1939年的云南。目前,国家标本平台(NSII)上收录绒叶含笑标本61份,绝大部分来自20世纪80年代,可推测当时尚有一定的种群数量。分析其采集地点,涵盖中国云南福贡、勐腊、楚雄、永平、西畴和昆明,西藏的墨脱、察隅、林芝和波密也都有采集记录,与同科的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Pachylarnax sinica (Law) N. H Xia et C. Y. Wu]相比,绒叶含笑当时的野外分布并非特别狭窄。
华盖木Pachylarnax sinica (引自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然而,近二十年来,绒叶含笑的观赏价值日渐显露,盗采盗挖现象日益猖獗,其生存状况急转直下。2006 年《林业实用技术》相关文章提到,绒叶含笑在云南南华县大中山自然保护区有天然野生分布,但是种源稀少。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引自网络)
2013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报告》指出:“物种绝灭的主要原因是生境的丧失和退化。只有少数物种的绝灭主要是由于过度采集所导致的,如五加科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ill) F. H. Chen ex C. H. Chow]和木兰科的绒叶含笑(Michelia velutina DC.)。”
绒叶含笑 Michelia velutina (孙英宝绘图)
2015年,中国植物园联盟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试点)计划子课题“西南-川藏地区本土植物清查与保护”项目针对藏东南、川西南本土植物的野外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评估目标物种 118 个,其中绒叶含笑的数量只能用残存来形容了。绒叶含笑的濒危再次给人类敲响警钟:自然资源绝非取之不尽,物种消亡的速度远超我们的预估。
研究名人:启发达尔文的植物学家德堪多
瑞士植物学家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像
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引自网络)
绒叶含笑的命名人是瑞士著名植物学家奥古斯丁·彼拉姆斯· 德堪多(Augustin Pyrame de Candolle,1778-2- 4~1841-9-9)。德堪多1778年出生于日内瓦,1796年到巴黎求学,成为植物学家居维叶及著名生物学家拉马克的助手。拉马克甚至委托他在第三版《法国植物》中撰写序言《植物学的基本原理》,德堪多在这篇文章中,大胆提出植物分类应该服从自然原则,而不是植物分类学鼻祖林奈的人为分类原则。1804年,德堪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出版了《植物的医学用途试验》《法国蔷薇的植物学分类》《植物学基本理论》等一系列著作,并受法国政府委托,每年夏季对法国全国植物和农业进行普查。德堪多首先提出“自然的战争”理论,指出不同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互相之间在进行战争。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引自网络)
达尔文于1826年在爱丁堡大学研究了德堪多的自然分类系统,并在1839年邀请德堪多共进晚餐,讨论其物种进化思想。德堪多的理论最终启发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为纪念德堪多的卓越贡献,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两个属:瘤籽檀属(Candolleodendron)和南洋石韦属(Candollea)。
瘤籽檀属 Candolleodendron brachystachyum (引自网络)
所属类群:亟须保护的含笑属植物
全球含笑属植物大约有7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为美丽优雅的观赏树种。中国目前统计到的有39种,其中特有种类20种,大部分为珍稀濒危植物。
乐昌含笑 Michelia chapensis ( 引自邓盈丰绘图)
中国含笑属的代表性植物有: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树荫浓郁,花香醉人,是著名的观赏树种,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级别(NT);
香子含笑 Michelia gioii (引自邓盈丰绘图)
香子含笑[Michelia gioii (A. Chev.) Sima et H. Yu.],树高可达20米,为优良的用材树种,花朵可提取芳香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植物;
黄心夜合 Michelia martini (引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 (Lévl. ) Lévl.],有美丽的淡黄色花朵,四季常绿,为珍贵的观赏植物,被《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级别(VU);
石碌含笑 Michelia shiluensis (引自网络)
石碌含笑(Michelia shiluensis Chun & Y. F. Wu),花朵白色,中国特有种,较早被中国列为珍稀濒危的含笑属植物之一,被《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级别(EN);
峨眉含笑 Michelia wilsonii (引自吕发强绘图)
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 Finet & Gagnep.),极富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树形高大,叶色亮绿,四季常青,尤以花朵重瓣、花香四溢著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绒叶含笑 Michelia velutina DC. (孙英宝绘图)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