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是北方重要经济林木,山坡低丘、房前屋后常见杏树。我国是杏树故乡,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杏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制成各类杏脯、杏酱、杏话梅等食品。甜杏仁可作为坚果,苦杏仁又能药用。唐代著名诗人不经意间写下的《清明》小诗,点题清明节气,却使杏花村名闻天下,从此,酒、酒家与杏花村结下不解之缘。杏花村几乎成为酒家代名词,酒文化成为杏文化中最鲜活部分。当下乡村旅游火热,杏花村将渐入佳境,成为郊外踏青、户外休闲的一个不错选择。
树木档案
杏,又称杏树,蔷薇科杏属落叶乔木,是北方重要的经济林和荒山造林树种,我国杏树栽培历史悠久,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华北、西北、东北栽培尤盛,品种繁多,约有1500多种,有鲜食、加工、仁用三大类。杏仁是重要的中医药材,国际市场对杏仁需求量很大,主要销往欧洲各国。
杏树是北方重要的经济林和荒山造林树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且品种繁多,约有1500多种,有鲜食、加工、仁用三大类。
杏果妙用
杏的品种繁多,约有1500多种。主要有香白杏、兰州大接杏、沙金红杏、水晶杏、华县大接杏、蜜香杏、仰韶黄杏以及青岛将军杏、河北大甜杏、兰州金妈妈、陕西三原曹杏等优良品种。
杏果可分鲜食、加工、仁用三大类。杏鲜果味甜酸,汁液多,营养丰富,含葡萄糖、蛋白质、粗纤维、无机盐、钙、磷、铁、硫胺素、抗坏血酸等物质,缺铁性蛋白症病人宜多食。
杏果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如杏脯、杏酱、杏话梅、糖水罐头等,是宜家旅行常备食品。
将杏去核后,即得到杏仁。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仁用杏栽培品种有荷色扁、龙玉帽、新疆杏仁等。甜杏仁含油率高,浓香味,是有名的坚果食品,在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将其粉碎后,可制作杏仁糕、杏仁巧克力糖,还可配制淀粉、白糖等制作杏仁粉、杏仁霜、杏仁茶。杏仁同其他调料配合,还能制成各式小菜,味美香脆。
杏林杏坛
中医处方上常见的杏仁字样指的是苦杏仁,属于一种中医药材。苦杏仁含有30%的苦杏仁甙,味苦、微香,能宣肺润肠、止咳平喘,常用于治疗虚劳肠燥、伤风咳嗽、气喘痰多、津亏便秘,对防止营养性水肿和眼病都有一定疗效。
苦杏仁含苦杏仁甙甚微(约0.17%),故不苦而微甜,能润肺清肠,多用于肺燥便秘。国际市场上对杏仁需求较大而稳定。苦杏仁主要出口德国、英国、瑞士、瑞典、荷兰、丹麦、挪威等国,是我国大宗出口的传统商品。
杏仁杏仁,杏者仁也。医者亦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需要一颗仁心、一颗爱心、一颗慈悲心,故中医亦称杏林中人,杏林逐渐成为中医的别称。相传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对其所治之人,只求种几株杏树即可,数年之后,杏树蔚然成林,这便是杏林。董奉治病不求金钱,只求种杏,恰恰是杏的存在,为医家留下永久的名声。后世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词语来称颂医家。
与把医家比作杏林相似,教师讲台亦称为杏坛。古时,山东乡村多种植杏树,学子在杏树下席地而坐,听教师授课;或源于教师讲学的讲台为杏木料制作,以此杏坛的名称逐渐被使用。《庄子·渔父》曰“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这里的杏坛即指孔子讲学处,后世把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比附为杏坛,为教学之神圣所在。传统道家把自身修炼之所称为杏坛,如宋无《游三茅华阳诸洞》一诗中有“淡染云霞五色衣,杏坛朝罢对花披”的名句。杏花洁白纯净,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有诸多相通之处。
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今之杏坛,乃宋乾兴间四十五代孙道辅增修祖庙,移大殿于后,因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耳”。杏坛是以环植杏树而得名。当下,也许讲坛不再称杏坛,但讲坛依然存在,如百家讲坛,古今中外科教文卫,坛坛都是好酒。
红杏满园
杏花四月开放,花白色或粉红色,清淡俏丽,点缀乡村,是美的象征。
杏花似白非白、似红非红,常用来比喻女性容颜,成语“杏面桃腮”即形容女子姿色姣好。王实甫《西厢记》中有“杏面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的句子。红,指女子腮如桃红;白,指女子面如白杏,在白中透出一点红晕,愈显青春美丽、楚楚动人。再如王禹偁《杏花》中写道“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日暮墙头试回首,不施朱粉是东邻。”杏既有桃之艳红,又兼李之素白,做到艳而不妖,素而不淡,自然本色,恰到好处。故言“不施朱粉是东邻”。东邻,化用司马相如《美人赋》文意,把杏花比作美人东邻,非但美貌,而且情深。
杏花迎春盛开,历来是咏春的对象和主题。王涯《春游曲》中写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杏花新开,深深浅浅,倒映水中,一幅画面真实、色彩缤纷的红杏图跃然纸上。“杏花雨”“杏雨梨云”,最能牵动诗人的心。宋代诗人志南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名句。在江南烟雨中,杏花飘落,似花非花,似雨非雨,梦幻离奇,美到极致。诗人温庭筠透过杏花满园的背后,表达对春光无法挽留的惆怅:“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王安石的《北陂杏花》站在政治家的高度,对杏花的开落则表现一种旷达:“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杏花虽被春风吹落,依然能如雪花自由飞舞,这是碾压的尘土所不能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叩门久久不开,只得在园外待着。此时,一枝红杏翻过墙来,诗人非但没有扫兴,而是借一枝红杏,断定春色满园。这大约便是古代文人的情趣或情怀,也蕴含以一当十、以一盖全的深刻哲理。
杏花酒旗
杏与中国酒文化关系密切。唐寅在《杏林春燕》诗中说:“红杏梢头挂酒旗”,酒家在店门口往往挂杏黄旗,上面大写“酒”字,以招引客人。山西汾阳杏花村的汾酒,更是蜚声海内外。考古工作者从这里发掘出汉代酒器和酿酒工具,其酿造酒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北齐武成帝高湛,非常喜欢饮用杏花村的汾酒,在写给侄儿的信中,也没忘记推荐当地的汾酒。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在渡黄河北上,途经杏花村时,与民同饮汾酒,赞不绝口,写下“尽美尽善”四个字,故杏花村一度改名“尽善村”。
但凡读过唐诗,都知道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意境朦胧,富有诗意;牧童遥指杏花村,忽现忽隐,酒香扑鼻,更是令人神往。随着杜牧《清明》诗的传唱,杏花村不但是饮酒的好地方,也是人们羡慕的地方。在城市高楼不断堆积的威压下,开满杏花的乡村,自然成为人们理想的休闲之地。而杜牧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国至少有19个杏花村。例如:安徽贵池杏花村,颇有名气。明代嘉靖年间修缮的《池州府志》记载:“杏花村在城两里许,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此。”其他史书如《江南通志》也有类似记载:“现古井酒垆依存,井水清冽,人称‘香泉似酒,汲之不竭’”。
山西汾阳市北也有一处杏花村,这里所产的汾酒和竹叶青,400年来畅销不衰。据史料记载,到唐代,“处处街头揭翠帘”,杏花酒店有72家,李白、杜甫等诗人都造访过杏花村。至清代,酒店已达220多家。
湖北麻城亦被认为是杏花村所在,麻城所产的“老米酒”唐宋时就享有美名,当地民谣有“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中有美人”。美酒即指“老米酒”,这种米酒的酒精度低,适合百姓饮用,享有“米老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美誉。历代文人曾在麻城杏花村驻足,赋诗撰文。李延庸《游杏花村》诗:“胜迹到今频指点,小桥依约翠微间。”谢逸诗:“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除了上述3处外,尚有山东水泊梁山黑风口的杏花村,江苏南京新桥西信府的金陵杏花村,以及徐州杏花村等。
杏树是经济林木,房前屋后,低山近山种植杏树,出现杏林、杏山、杏园、杏花村自在情理之中。全国有观竹胜地、观梅胜地、观枫胜地,产生对杏花及杏花村的追寻是必然的。高启诗曰:“提葫芦,趣沽酒,杏花村中媪家有。”杏花村也许不仅仅是酒家释放愁绪的所在。杏花盛开,春回大地。看杏花、赏春光、游山村,杏花村同样应当是乡村旅游的目的地。红杏是美丽的,且一定要出墙,因为满园充溢的春色,毕竟不是人为的围墙所能阻挡的。
作者简介
苏祖荣 福建省福清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著有《森林美学概论》《森林文化学简论》《森林哲学散论》,主编《森林与文化》《森林文化研究》,在相关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