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记🌱15
植物开花与谎花
清晨散步,竟然发现城中村一户人家在城市的街道旁种了一小畦花生,之后自己脚步不由慢下来,看起豆角的花、豇豆的花、辣椒的花,这些蔬菜的花全是花心朝下早早准备好结实下坠,再走走,又看到葫芦科蔬菜的花大多向阳而生,像南瓜硕大明黄的钟筒状花朵十分张扬,但我知道,它们大多是谎花——葫芦科植物的雄花。葫芦科等植物雄花多,雌花少,而雄花没有子房,无法结果。不同植物,花期不同花序不同花形不同,花向也不同。🌸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为了生存繁衍,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再其貌不扬的花如杨柳的葇荑花序上的单性花连花冠都没有却能结实,而南瓜、西瓜、黄瓜的谎花知晓不会结果也会竭力灿烂一时。即使是植物,每个生命确实值得尊重!尊重自然,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生态文明新时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包括人类本身,人类是自然的一分子。笔者认为当下最迫切要纠治的就是过度医疗和孩子教育问题:医生首先是尊重每个人的生命然后才是呵护救治。一个孩子勤奋努力了最后成绩依然不佳,懂得尊重孩子的老师、父母应该始终欣赏、鼓励、信任孩子,就如同我们做老师、父母的,人生成长历往中也有过感动自己的努力,也有过无能为力的拼搏!🏋🏻
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死亡,要经历幼年、成熟、衰老3个时期,这叫植物个体的发育(生活)周期。而开花是植物生活周期中最明显的变化,标志着成熟期的到来。
理论上,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在日照、温度等一定条件下出现花原基,是为花的发生。
但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就是讲植物各部位的体细胞都有发育为整体植物的潜能。🌴
当年学习园林植物时,最关心的当然是植物开花生理机制:既然所有部位细胞都有全能性,那么顶端分生组织细胞为什么有的发育为花,有的却成了枝叶?为什么刚进入成熟期的植物开花很少?为什么有的树种不能像桃、杏、李、玉兰、蔷薇、紫薇一树繁花?为什么有的树种不在枝梢在枝叉基部也能开花?
最后还是记下了教科书的4句话“幼年期的植株不能接受成花诱导”“光周期反应”“低温春化作用”“营养和其他条件也影响花的发生”来接受这一理论。问题是“幼年期”是研究者定义的——没有看到开花就是幼年期,至于“一定条件”“营养条件”是总结某一种植物具体发育过程而针对这一种植物的生理机制枚举,对全部植物的归纳现在仍在探索,比方现在气候变暖,植物二度开花现象增多,用这一理论分析,“一定条件”、“其他条件”包括着温度、积温。
应该说,树木开花理论出发点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服务人类物质生产。生态文明不是说不能再讲改造自然,而是认识掌握自然规律,顺应利用规律服务人类生存繁衍。🌾🍎
再回到孩子教育问题,孩子识字认数前如同植物幼年期,开始上学读书已进入成熟期——父母应该与成熟的孩子平等对话,孩子心理情绪变化如同植物光周期,失败挫折如同低温春化,而环境(学校、班级、老师、家庭等)是“营养条件”,求知欲、自我认知、远大理想就是“一定条件”,但所有孩子都有花开时刻——我们老师、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坚定不疑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再深层次讲,考上大学也不等于开花结果大功告成,要教育陪伴孩子自觉谦卑地学习自然、脚踏实地走过生命,懂得天道自有庇佑——我认为这是成长规律而不是宿命论,这里强调的是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厚积薄发。🐫
人类远古开始就驯化栽培野生植物,上世纪初1902年始有科学家预言细胞全能性,到1958年才用组织细胞组培分化出完整植株。而关于开花机理现在仍在研究。
我们一些年轻父母陪伴了解教育了孩子7年(肯定更少),就指望孩子一帆风顺地成长,或者以进入好学校、好班级、补课为捷径而挑战成长期规律、自己却不想坚韧地付出园丁的汗水和心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老祖宗是智慧的。高中毕业的铁凝一直在写,她只是为了心灵家园,不会想过要写成作协主席,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父亲、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母亲当年应该不是很责怪苛求孩子必须要上大学。屠呦呦倒是读的北大医学院,学习药学,毕业后从事中药研究,从血吸虫病到疟疾,她60多年只是为了拯救生命一直在研究青蒿素,她没有也不会想过到自己85岁会获得诺贝尔奖。✈️
以前觉得研究试验组织培养才是科研,观察记录植物物候期没多少技术含量,现在再看树木开花生理研究,物候期记载者才是科研先驱,树木生活周期长,所有林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一直传承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甘作人梯的奉献精神。
当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将高收入高消费作为人生成功的定位,抑郁、压力这类词流行时,“人活着为了什么”哲学争论铺天盖地时,我愿意多说说谎花的话题:在今日沉寂的乡村,年轻人很少活力生机缺失,老年人都昏沉沉地坐在家门口等待什么,蔬菜花木在落寞地开花结实,谎花艳丽地开满院落,滚圆的笋瓜时常烂在菜园里,田园似乎毫无乐趣;在纷纷扰扰的城市,读了大学的年轻人忙着跑快递送外卖,老年人自我安慰地抢领鸡蛋抢购保健药,花草树木也在寂静地花开花落,广场舞曲喧嚣地响彻街头巷尾,手机替代报刊书籍势不可挡,城市绿地覆盖率、植物丰富度类同大学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年收入,没有多少人在享受投入巨大的近自然,类同功利主义者看不明白其实是以开阔视野学会思考为目标的优秀学子才多些改变命运的机会。🌿
城市的忙碌,年轻人的奔波,甚至不如谎花一现,谎花也有过岁月静好的安恬。问题在于有了学历但没打开视野的年轻人,没有传统文化修养的支撑、生态文化的熏陶,不会思考认知自身,没有人愿意回到乡村侍弄土地“种菊南山下”,没有人愿意置身车间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地成长为一代工匠。当然,这深层根源是社会认同问题,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需要社会认可。
焦虑中,似乎物质生活享受成为时尚,成为相互攀比的人生的最终追求,但人活一世人人随波逐流自己都不知道应该追求什么谈何幸福感。浮躁中,似乎可以急功近利,但人类文明进步总是在依靠不追求物质财富的苦行僧。
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自觉以节俭实用为原则,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主动抑制直至根除浮华铺张、奢侈浪费的生活主张。⛺️
我们的孩子从小是特长班兴趣班,没有时间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没有从小就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神奇。我们把自己和孩子难得的旅行也简单化为旅游,景区只是留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溪一石没有人也没时间去遐想沉思。我们的孩子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走进自然教育基地坐进自然教育课堂,但这些自然教育也是有课程设计,孩子们的收获千篇一律,在注意安全的前提,让孩子结伴而行,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双手触摸大自然然后写下自己的发现,才能叫每一个孩子与众不同,奠定他今后成长中的热爱自然、独立思考、互帮互助、踏实前行的习惯和品质。这才应该是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孩子的人生起跑线。🌻
诚然,读书是每个孩子去看世界的路。
但是,一个孩子没有好奇地观察过、触摸过大自然,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缺失症:感官萎缩、情感冷漠、审美缺失。
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门口的大自然的一花一叶一虫一鸟都不曾感兴趣过,很难想象他从小会萌生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2023.9.3.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