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而未决”的悬铃木
这里说的悬铃木为“二球悬铃木”,指广为人知的“法国梧桐”。
话说这种梧桐树,它不是从法国引进的物种,更不是我国古代诗人们写进诗里的“梧桐”(如《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想交通。”),而是植物学家确定的中文名叫“二球悬铃木”的物种,其学名为Platanus acerifolia,是一种外来物种。有考证称,17世纪西班牙人将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和来自美国的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种植在相近的地方,偶然杂交出二球悬铃木。19世纪,二球悬铃木作为园林景观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先在英国伦敦开始流行,之后引种到法国等欧洲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城市林阴道的主要树种之一。
在中国,最早是法国人把“法国梧桐”这种树带到上海法租界种植的。1902年起,法国人开始在上海淮海路上种植这种“二球悬铃木”。开始上海人也不知叫什么树,看到是法国人引种的,就叫它“法国梧桐”了。后来又因为这树好看、长得快、适应各种气候和土壤,很快就扩张到中国的其他城市,而且也跟着上海人叫“法国梧桐”。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浙江丽水,作为行道树的“法国梧桐”也不少。
近日,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骤降,寒风呼啸,街道上的二球悬铃木树叶随风飘洒,一片辉煌,而树枝上的“小球”也开始崭露头角。每当我从这些“梧桐树下”走过,总会不由自主地抬头看看那一片片黄绿相间棱角有致的树叶和在枝头上悬挂着的一个个“小铃铛”。观之不足摄之,但要究其“真相”,还得用长焦镜头或拾得果实微距拍摄。殊不知悬挂在树上的“小铃铛”可不会自然落地,我还是动了脑筋才获得一二。
二球悬铃木的果实(生物学上叫果序),小球直径约3.5厘米。我用大拇指甲扣开它,即炸开毛绒绒的小坚果一大堆混在一团。我又捏子把它们分开细看,这小坚果形状像是一把把收拢的小阳伞,其伞顶还有一撮棕黄色的绒毛附着,伞柄弯曲。细长的小坚果约10毫米,直径2-3毫米。我没有再继续剖析下去,但从它们的构造看,成熟炸开后的小坚果,可以借着风力到处飞。网上有一篇《一个悬铃木果球里有多少个小坚果?》的“实验报告”,其作者对一个果序里的小坚果作了统计,有1400多颗。
人们通常看到的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是城市里移种的高大乔木。我在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山上也见过一棵一球悬铃木,据悉也是引进的。现在南方不少城市既有二球悬铃木也有一球悬铃木。试想,一棵悬铃木树上的果序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个吧,而每个果序所包含如此大量的小坚果,虽然并不是每个坚果都能发育成新植株,但如此巨大数量的种子随着风力、水力以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活动传播开去,会不会到处繁衍生息?有没有野生种群?其种群的延续和扩张会不会对本土生态平衡构成破坏?还有不少问题在我的认知里没有明确的答案,“悬而未决”……(2024.12.15,冬月十五记)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