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枸杞,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
这种药食同源的茄科植物,要么当作配料或点缀;要么当作茶饮或食品;要么当作药材或保健品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 Mill)是茄科枸杞属植物。说到枸杞,一般是指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且宁夏枸杞也是唯一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品种。
如果“枸杞”指的是商品“枸杞子”,则基本是指来源于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如果“枸杞”指的是除西北以外地区的野生枸杞植物,则基本是植物枸杞或者北方枸杞。而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枸杞本种(或中华枸杞)。
枸杞,这个名称始见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明代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云:“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枸杞的拉丁学名“枸杞属(Lycium)”来源于希腊语lykion,指的是一种多刺植物,“chinense”种加词指发现于中国,印证了李时珍的命名。
《神农本草经》对枸杞有记载:宋《太平御览》曰: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吴普本草》曰:枸杞,一名枸已,一名羊乳。《名医别录》曰:一名羊乳,一名却暑,一名仙人杖。冬采根,秋采茎、实,阴干。从古籍看对枸杞的记载是清晰的。
但枸杞的别名有很多,民间叫法,如苟起子、狗奶子、红青椒、狗芽根、枸蹄子、枸杞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枸杞菜等。在宁夏枸杞主产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农民们习惯称呼枸杞为“茨”,茨即蒺藜。这是由于野生枸杞与蒺藜相似,常被混采作烧柴,在民间把“茨”当作枸杞的俗名叫惯了。
枸杞,为多分枝灌木,高0.5-1米,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有纵条纹,棘刺长0.5-2厘米。叶纸质,单叶互生或2-4枚簇生,卵形或卵状菱形等,基部楔形。花在长枝上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在短枝上则同叶簇生;花冠漏斗状,淡紫色(干时黄花),5深裂,边缘有缘毛。浆果红色,卵状。花果期6-11月。
成熟的枸杞子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在象山偶尔见到枸杞这种植物大多是在生长山边或地头上,似乎不是人们有意栽种,从而任其自生自灭,有时看到时已是花期,正好给我观察机会。但我与象山草木群的朋友说起其嫩芽可作蔬菜食用时,也是惊讶不已。
小时候在两广生活,见田边地头或菜地多有枸杞种植,但没有形成规模,仅是作为一种蔬菜或凉茶原料存在且多为自己所用。作为蔬菜存在,主要是食用其嫩芽。用法,多以打汤、涮火锅为主。具有清热明目作用。
两广人把枸杞嫩芽,叫做枸杞芽或枸杞菜。现在农贸市场上有出售,多捆成小把出售,每把1-2两,价格2-5元不等,这样算来每斤将近10-20元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把枸杞芽与瘦猪肉或鸡蛋一起下锅做汤;而老枝叶多与老豆腐煲汤作凉茶用。
而人们看中枸杞,估计一般是看到它的药用或滋补功能。从众多古今本草书籍或药书看,枸杞的果实(中药称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养肝,滋肾,润肺。根、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枸杞叶,补虚益精,清热明目。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影响作用。
但人们更多的是用于食疗方面。很多人把枸杞子作为滋补品用于茶饮,抓一把枸杞子与红枣片等泡水喝;做菜时放点枸杞子既增色又增加食欲;做甜羹放上一些枸杞子配伍,增色又滋补;煲汤或煮粥或蒸蛋时放些枸杞子不但增色,也会让汤汁更加鲜美。当然枸杞干鲜果都可以生吃或嚼食。但枸杞子一次不宜进食过量,否则适得其反。
本文部分图片由“拈花惹草群”柳穿鱼、心珠朋友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