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和巴西国家博物馆Alexander A. W. Kellner教授领导的中国-巴西古生物团队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这项研究报道了产自我国辽宁建昌玲珑塔的悟空翼龙科一新种——坎波斯达尔文翼龙,种名献给为中国和巴西古生物合作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巴西科学院院士、巴西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Diogenes A. Campos教授。坎波斯达尔文翼龙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悟空翼龙科的多样性,为研究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过去二十年里,在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分布区相邻或相近的一些地区,如辽宁建昌和凌源、河北青龙和内蒙古宁城等地,发现了时代稍早的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燕辽生物群的翼龙类大多表现出原始非翼手龙类的形态特征,如蛙嘴翼龙类的宁城热河翼龙和掘颌翼龙类的强壮建昌颌翼龙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悟空翼龙科的发现,它们兼具非翼手龙类(如发达的第五脚趾、长尾等)和翼手龙类(如愈合的鼻眶前孔、加长的颈椎等)的镶嵌特征,被认为是非翼手龙类向翼手龙类演化的过渡类群,也是翼龙演化的关键缺失一环。
2009年,中巴古生物学家合作研究命名了悟空翼龙科,目前这一类群共计3属5种。此次描述的新标本是一件近乎完整的成年翼龙骨架,仅缺失尾部末端和后肢部分。通过对这一新的翼龙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类翼龙的一些头部骨骼在个体发育很晚的阶段才会愈合,显示悟空翼龙科成员的个体发育可能具有其独特性。
坎波斯达尔文翼龙(Darwinopterus camposi sp. nov)正型标本
坎波斯达尔文翼龙(Darwinopterus camposi sp. nov)的复原图,Maurilio Oliveira绘图
悟空翼龙科已发现的头饰类型,坎波斯达尔文翼龙(上二),Maurilio Oliveira绘图来源:北京号
作者:汪筱林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