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物种资讯 > 植物资讯

中国灭绝与再发现植物之——宁明琼楠(150)

媒体:原创  作者:宝哥儿
专业号:宝哥儿 2025/3/1 8:41:46

八桂山上的遗珍:宁明琼楠

(绝灭 EX)

宁明琼楠(Beilschmiedia ningmingensis S. K. Lee & Y. T. Wei)

是樟科琼楠属乔木,中国特有种,产于广西,生长于山坡或溪边的杂木林中,海拔1200米。该种于1979年发表,模式标本于1935年采集自中越边境的公母山(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该种至今80多年未再发现野外活体,并且因为排雷,部分山体被炸,其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为绝灭等级(EX)。

图片

宁明琼楠 Beilschmiedia ningmingensis S. K. Lee & Y. T. Wei

【孙英宝绘图,根据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室,标本号33727】

1. 果枝,2. 花被片背面观,3. 花被片腹面观,4. 第一、二轮雄蕊,5. 第三轮雄蕊,6. 退化雄蕊,7. 子房。

形态特征

株高 12 米;树皮灰黑色或灰黄色。枝条灰褐色,有细条纹;小枝纤细,近圆形,略具棱。顶芽细小,密被锈褐色短绒毛。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或近膜质,常密聚于枝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圆形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 两面被糠秕状微毛,尤以下面为甚,中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8-12 条,纤细,上面不明显,下面稍凸起,小脉疏网状,极细,两面均不明显或稍明显;叶柄长5-10 毫米,密被糠秕状微毛。花序圆锥状或总状,顶生,长2-4 厘米,各部分密被糠秕状微毛;花被裂片卵圆形,第三轮雄蕊花丝基部有2枚具柄腺体;退化雄蕊箭头形;子房椭圆形。果椭圆形,熟时黄色,干后黑色,平滑,微被糠秕状微毛。

发现之旅:从标本采集到正式定名

1935年12月,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专职植物采集员梁向日进入中越边境的公母山,在一片莽荒的杂木林中,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樟科植物。

图片

软皮桂 Cinnamomum liangii 标本图 (引自www.cfh.ac.cn)

梁向日是近代中国十分活跃的植物采集家。20世纪30年代供职于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曾于广西十万大山及海南岛等地进行过多年植物采集。他采集的植物标本达两万份以 上,其中模式标本就有四百余份。这些标本对研究中国华南地区的植物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为纪念梁向日的贡献,樟科软皮桂(Cinnamomum liangii Allen)的种名以梁向日的姓氏命名。梁向日将这株樟科植物的枝叶制成标本(编号67429),可惜当时并未有人能给出准确鉴定。

直到近 40 年后,中国著名樟科植物专家李树刚、韦裕宗等整理旧标本,鉴定其为中国特有的植物新种宁明琼楠。可惜或因气候变化,或因人类过度砍伐,自1935年之后再无人发现过宁明琼楠的活体植株,这份标本既是模式标本,也是其存在过的唯一证明。

研究名人——樟科植物专家李树刚

图片

李树刚先生像(引自网络)

宁明琼楠的定名人是中国著名植物学家李树刚(1915-5~1997-11)。1936 年,李树刚师从陈焕镛先生,在广西大学植物学研究所开始了其科研生涯。广西虽然是植物资源大省,但植物学研究基础却十分薄弱,初期的4000份植物标本全部 由广东中山大学赠送。李树刚与同事们徒步走遍广西各地,采集了35万余份标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三年困难时期,广西屡次发生大规模食用野菜中毒、死亡事件。有一次,医院深夜派人找到李树刚,请他前往鉴别患者所食的野生有毒植物。李树刚连夜采集标本,作出鉴定,绘制成图,立即印刷多份分发给群众以供识别。随后他昼夜奋战,仅用 10 天主持编写了《广西野生食用植物》一书。

图片

《广西野生食用植物》书影(引自网络)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油脂研究所立题研究旨在从乌柏油中找出类可可脂以代替进口,节约外汇,发展食品工业。正当研究人员了解到有关的乌柏油脂有毒而不得不放弃的时候,李树刚当即告知印度乌柏油脂有毒,中国的无毒,并寄去有关资料,使该课题起死回生,终获成功。

图片

图片

《中国植物志》第32卷书影(引自网络)

《中国植物志》是中国植物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李树刚当选为该书编委,参与第三十一卷樟科、第四十一卷豆科、第五十二卷第二分册千屈菜科、第六十卷第一分册柿科的编写工作。在编写樟科卷时,他连续三个冬天都因病住院,每次不等病愈就赶赴北京、昆明、成都和广州等地查阅标本和考察研究。宁明琼楠正是在此期间被李树刚重新发现并定名的。

所属类群:资源丰富的樟科植物

宁明琼楠所在的樟科植物既古老又多样,全世界目前统计到的有45属,2000-2500 种,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分布中心在东南亚及巴西。中国目前统计到的有25属,445种,大多数种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

图片

琼楠属下级分类表(引自网络)

樟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自古便以木材及药用闻名于世,在生活中用途很广。樟木、楠木是家具及建筑不可多得的良材。从樟树、黄樟中提取的樟脑和樟油是轻工和医药的重 要原料。樟属、木姜子属、山胡椒属等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芳香油,在工业上用途很大。鳄梨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月桂叶是重要的香料,玉桂、乌药是著名的药用植物。

图片

鳄梨 Persea americana (引自Z《中国果树分类学》)

图片

月桂 Laurus nobilis (孙英宝绘图)

樟科琼楠属植物多为高大乔木,树干较直,材质坚硬,成为建筑、车辆及家具、农具用材。有些种类的种子可榨油,供工业用。中国有39种,其中33种为特有种,分布自西南至台 湾,其中以广东、广西、云南较多。

图片

宁明琼楠 Beilschmiedia ningmingensis S. K. Lee & Y. T. Wei

阅读 11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