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全球老虎日 | 恢复大猫的森林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4/7/29 12:20:32

2024老虎日第二章。

野生虎 ©Shutterstock / Archna Singh / WWF

2010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球13个虎分布国首脑联合发布了“全球野生虎翻倍计划”,旨在到下一个中国农历虎年,即2022年,通过各国努力将全球野生虎的数量翻倍。

在这12年里,野生虎的数量从2010年的约3200只增加到2023年的5500余只,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尼泊尔等国家已实现老虎数量的增长。然而,野生虎仍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人与野生动物矛盾和猎物不足等问题,制约着野生虎种群数量的增长。

据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境内仍存在约500只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随着战争、移民开垦和森林砍伐,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到建国初期的约200只,1976年和1986年东北虎在大、小兴安岭相继消失。

东北虎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

而到20世纪末期,中、美、俄三国专家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境内仅存在10~14只东北虎。随着全面禁猎、天然林禁伐、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一系列虎保护措施的实施,中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增加到至少70只,且已返回到曾经消失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

野生虎 ©Shutterstock / PhotocechCZ / WWF-International

在人口密度高的印度,野生虎的数量从2018年的2967只增加到2023年的3682只,5年的时间增加了24%。然而,却有302人死于虎的袭击,其中野生虎分布最集中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占死亡人数的55%以上。在人口稀少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州,2000-2016年也记录到279起人虎冲突案例,其中33只东北虎因冲突事件被猎杀。随着人类和野生虎数量的逐渐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人虎冲突将愈加频繁和严重。

野生虎作为伞护种,对其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和恢复的努力,使得其栖息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等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野生虎又是大型食肉型动物,随着其数量的逐渐恢复,野生虎分布区与人类活动区域重叠度正在快速增加。在空间资源的竞争下,野生虎频繁出没于道路、农田等人类活动区域,从而出现虎捕食家畜,伤害人类等人虎冲突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野生虎的保护措施和努力产生质疑。究其原因,这仍与栖息地破碎化、猎物不足等原因息息相关。

东北虎栖息地 ©CX

野生虎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已经被提及了近30年,如何去修复野生虎栖息地目前仍未有成熟可借鉴的案例。在野生虎栖息地内由于人工林、荒地、农田和道路的存在,野生虎往往需要绕过这些区域在其活动区内移动,而这些区域多与居民区相连接,使得野生虎在扩散中不得不与人类相遇,进而发生人虎冲突。开展适宜的栖息地修复工作,可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

东北虎栖息地修复——

人工林改造

我国人工林的大规模种植一度是全球绿化的典范,然而随着病虫害多、生物多样性低和生态价值低等弊端的凸显,人工林向多样性高的针阔混交林的改造正在试点中。在东北虎豹分布区内,大面积的人工林镶嵌在东北虎豹栖息地内,食物匮乏和缺乏隐蔽性的因素下,东北虎豹及其猎物往往绕开这些区域,进而进入人类活动区而引发人与野生动物矛盾的出现,而且随着东北虎豹数量的增加,这个风险正在逐渐加大。

落叶松人工林  ©CX

2024年,WWF计划在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开展东北虎栖息地的人工落叶松林改造项目。通过对东北虎栖息地内的森林进行适度抚育间伐、补植食源植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栖息地要素近自然恢复等措施,优化林分结构和环境,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高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通过为林业社区从业者和居民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和多功能森林经营等科普和培训交流,从而提升他们对生态恢复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补植的红松幼苗  ©CX

早在2001年,WWF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提莱弧状地森林景观启动了野生虎栖息地修复工作,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和当地社区居民生计改善等一系列措施,恢复了66,800公顷的森林,保护了1,170只野生虎,该项目已成为“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然而不同于南亚热带雨林,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生长期短,气候寒冷,修复难度大,见效慢等,这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等修复项目。

东北虎栖息地修复——

荒地/退耕地改造

在东北虎栖息地内存在少量的荒地和退耕地,这些区域由于隐蔽性较低,野生动物多会选择避开,降低了其栖息地的连通性和完整性。自2022年,WWF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了荒地和退耕地的改造工作,在东北虎豹栖息地准确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查,选择影响虎豹及其猎物扩散关键区域内的荒地和退耕地进行改造,使其逐步转变为虎豹及其猎物偏爱的红松针阔混交林。

截止目前,已有30公顷的荒地/退耕地被修复,采用混合交叉方式补植红松、蒙古栎、水曲柳和核桃楸等当地优势树种共计100,000余株,连通了至少1,000平方公里的东北虎栖息地。相对于2022年的修复成果,截止2023年底,苗木成活率超过90%,东北虎猎物如梅花鹿、狍和野猪在修复区的出现率提高了约60%;在修复区内及周边记录到2只东北虎和4只东北豹的频繁活动,初步说明修复效果明显。

退耕地修复 ©WWF

东北虎栖息地修复——

规范化灌木割除

在东北虎栖息地内,部分单位会在秋季开展林下灌丛全部割除工作,该项工作在提高了树木成材速度,但降低了东北虎猎物的食物资源和隐蔽场所。食物匮乏下不仅影响了东北虎猎物的恢复,也增加了有蹄类动物损害农作物的人兽冲突风险。

东北虎栖息地修复 ©WWF

2022年,WWF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有蹄类出没频繁的核心区域,对2公顷范围内的灌丛进行修正,保留猎物偏爱的柳、杨等,且高度均为100-150cm;削除树冠,促进灌丛向两侧滋生幼条。2023年修复效果显示,相对于全部割灌区,试点区野生动物出没更加频繁;相对于未割灌区,试点区滋生幼条增加了20%以上,有蹄类采食幼条痕迹明显。

栖息地修复 ©WWF

东北虎栖息地修复——

新型农作物种植探索

农田被认为是野生虎移动过程中重要的阻碍,也是造成野生虎栖息地破碎化的重要因素。在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自然保护地内的基本农田可不改变其性质。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存在约1.1%的农田,大部分农田分布在森林的边缘,少量农田呈“马赛克”似的镶嵌在东北虎栖息地内,这些农田即阻碍了野生动物的活动,同时也加大了人兽冲突的风险。

赤狐家庭出现在试点农田 ©WWF

基于此,WWF在2024年5月启动了东北虎栖息地内新型农作物种植的探索,主要方法包括:(1)在森林边缘的农田以种植苜蓿、向日葵和寒葱等有蹄类动物不偏爱的农作物为主;(2)在森林内部种植玉米、大豆等有蹄类动物偏爱的食物以补充其食物匮乏,秋季剩余物收货后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

东北虎栖息地 ©CX

东北虎栖息地修复的方法诸多,不同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WWF一直在积极探索正确的修复方法,虽然已经或正在试点了4种方法,但仍有诸如食盐点和水塘建设、生态廊道建设和结构不合理天然林改造等方法需要不断的探索。

总之,东北虎栖息地的修复将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和尝试的漫长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支持。

野生虎 ©Narayanan Iyer (Naresh) / WWF-International

2024全球老虎日,

WWF将组织两场直播:

虎豹保护国际论坛

对话老虎保护

欢迎伙伴们预定时间,

届时收看。

作者:靳勇超

排版:石文迪

阅读 685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