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十一”这位妈妈带娃在做什么?

媒体:原创  作者:桃花源基金会
专业号:桃花源基金会 2024/10/16 13:08:29

2024年国庆期间,鹅厂志愿者亲子团再度出发。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桃花源基金会管理的老河沟保护地。

老河沟保护地建立于2011年,是中国第一个完全由社会资金支持、民间机构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社会公益型保护地,它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地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岷山横断山脉,整个管护区域153平方公里。除了熊猫,老河沟还有亚洲金猫、羚牛、川金丝猴、林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称“老河沟五霸”。此外,还有金雕、红喉雉鹑、灰冠鸦雀和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红豆杉、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齐口裂腹鱼等鱼类,以及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此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跟随桃花源基金会的专业巡护员、村民生态导赏员进入保护地进行踏查体验,通过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官还有专业的红外相机,认识野生动植物,了解老河沟的生态,了解社区参与保护的模式,并体验极具当地特色的农事活动和非遗文化。

抵达大熊猫第一县——平武

10月2日下午,我们抵达绵阳平武。来之前做的功课不足,进到高村乡一看,咦,为啥这些村子到处都有熊猫的宣传信息?墙上刷着熊猫的大型海报,村口立着稻草制作的可爱熊猫塑像……后来才知道,原来平武是“中国大熊猫第一县”,据2018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其中平武有335只之多,而当中的老河沟有14只野生大熊猫。

亲子团分别在福寿村的梧桐小院和花间伴山民宿下榻。大部队一汇合,孩子们就被院子晾晒着的玉米吸引住了。孩子们纷纷剥起玉米粒,比赛谁剥得更快更多。

随后,福寿村村委陈明会大姐带领我们参观了福寿村。沟壑遍地的福寿村过去曾经是依靠传统种养业养家糊口的穷村,也有猎户依靠打猎为生,如今依靠特色生态农业、打造田园慢生活、保护地的护山养山摇身一变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平武县老河沟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核心区。我们沿着公路一路走访,公路两旁种着颜色各异的鲜花,伴着河沟的潺潺流水声,一派世外桃源的安逸感。

陈大姐和老河沟巡护员一路给我们介绍路边的植物,我们第一次见到魔芋长在地上的样子、长满刺的荨麻……还有一种神奇的植物“锁眉草”,可以按节扯开,合拢就能夹住眉毛,大人和小孩玩得不亦乐乎。

当天晚上,梧桐小院组夜观,我们花间伴山组则先回民宿休息。我们的民宿坐落在半山腰,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种着大片的绣球和小菊,还有一颗高大的银杏树,树底掉了一地银杏果。坐在院子的椅子,眼前就是一片幽静深山。你都很难想象,深秋银杏叶黄时,静静坐在树下观山到底有多惬意。

福寿村生态线路体验

10月3日,我们的主线任务开启,我们将会参观福寿村委办公室,听取福寿社区保护地介绍、认识猎套,然后跟随社区巡护队员上山进行福寿村生态线路的巡护。

在福寿村办公室,陈明会大姐、老河沟巡护员(也是培训生态导赏员的班主任)敬怀云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福寿自然保护小区的情况,墙上的地图上,贴着不少黄色的小贴纸,上面写着“某月某日,拍到大熊猫”、“某年某月,联合巡护收缴猎套XX个”等巡护记录。另外一片照片墙,则是保护地拍到的野生保护动物的照片、巡护员和志愿者的照片。

接下来,福寿社区巡护队员杨明给我们介绍了盗猎者使用的猎套的知识,得知原来一个小的猎套成本只有几块钱,却给野生动物带来了灾难性的伤害,我们大受震惊。杨老师还给我们演示了猎套装置,用一个棍子往猎套戳下去,强有力的猎套马上就把棍子夹住,真不敢想象,假如那是野生动物的腿,该有多疼,骨头都能给夹断。过往猎户以捕猎为生,保护地建立以来,老河沟保护中心做通他们的工作,不少猎人转成了保护动物的巡护员/生态导赏员,一方面可以获得其他方式的营生收入,另一方面,正是他们强壮的体魄、专业的捕猎知识,为清理盗猎者设下的猎套、协助抓捕违法盗猎者、保护野生动物立下了大功。

随后,我们在巡护员的带领下上山体验他们的巡护日常。孩子们一手拿着村委给大家准备的透明小盒子,用来装捡到的榛子松果等,一手拄着用随手捡起的树枝做成的“登山杖”,开始了长达5小时的徒步巡查。

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地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巡护的目的一是制止非法偷猎、盗伐,确保自然保护地的保护规划得以有效实施;二是监测野生动物、植物,评估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状态。这里是社区保护地,福寿村老百姓在老河沟保护地外围自发成立了巡护队巡护,相当于给保护地多了一层保障。很快,我们就在小路旁边发现了野生动物留下的痕迹,有经验的巡护员告诉我们:这是野猪留下的蹄印、那是黑熊折断树枝优哉游哉吃饭的痕迹……通过红外相机,我们还看到了豹猫、小麂等野生动物的照片。

巡护员还给我们演示了过去打猎放置陷阱“踩桥子”的制作方法。这是一种简易的猎套装置,先是挖好兽坑,用小木棍铺平,再用活结绳子放下圈套,用周围的泥土、树叶进行遮盖。若是小动物踩中圈套,借助旁边木棍的弹力,活结马上缩紧。巡护员在巡查的过程中,也得注意清理这些猎套。

山林里全是宝,我们发现了形态各异的蘑菇、一簇簇红色的类似菌类的植物(查了一下叫做蛇菰,外号“文王一支笔”)、黄灿灿酸溜溜的高粱泡、已经开始部分变红的枫叶、掉落在地上的栗子和橡子、香甜可口的野生猕猴桃和八月瓜……一趟行程下来,孩子们收获满满。

野生动物夜观

当天晚上,花间伴山组在桃花源首席科学家王德智博士的带领下进行野生动物夜观。我们坐上观光车,沿着河沟旁边的公路慢慢往前开进。巡护员手持红外装置往前扫描,若是发现野生动物的痕迹,连接红外装置的ipad便能看到热力图。

突然,一只小动物映入眼帘。体型跟猫差不多,身着豹纹,在车灯前面从容地走着猫步,一会儿又一蹦一跳往前跑,像是给我们引路,又像是跟我们在嬉戏玩耍。王博士告诉我们,这是一只豹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看体型还是比较小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不怕人,跟我们“玩”了好一会儿才跑进旁边的山林里。

随后,我们还发现了河对岸有热力显示,猜想可能是一只小麂,但由于太远看不清楚。车继续往前开,树上出现了一只小小的猫头鹰,体型比想象中的要小,瞪圆的眼睛在黑夜里熠熠发光。每次出现动物,大人小孩都惊喜地在车座位站起来,努力看着灯光照射的地方,或是通过手机的放大屏观看,啧啧称奇。

我们还意外看到了一只中华斑羚,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离我们很近,躲在路边的一块水泥状横柱后面,一开始也不见跑,似乎在挣扎,还回过头,用美丽温柔的大眼睛望向我们。王博士担心说,会不会是它的脚被困住了,于是熄了灯,准备下车去救助。正在这时,斑羚转身离开了那块水泥柱,跑上了山林。得知斑羚不是被困,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

由于车子突然出了状况,电力不足,我们只得提前回程。回程路上,我们又看见了那只可爱的豹猫,依然在车灯面前10米以内悠闲地跑跑跳跳,看见老鼠迅速跑去抓,只可惜老鼠挣脱了。它站在路边草丛中,用圆滚滚的大眼睛望着我们,丝毫不生怯。

王博士介绍,由于修路,晚上能见到的野生动物明显减少了,以前的遇见率是更高的。前一天梧桐小院组还见到了一只豪猪,很可惜我们这组没见到。次日晚上,刘辉老师在群里发了一只可爱的豪猪的视频,说是刚从基地出来就幸运地见到了,只见它带着一身白色的“剑刺”,屁股一扭一扭的走着,钻进了旁边的草丛。

小羚牛王德福

10月4日早上,我们有机会得以在不打扰的情况下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羚牛“王得福”。在来老河沟前的早一些时间,我们已经通过桃花源基金会发布的一个视频了解了王得福的信息:它是老河沟巡护员救助的一只小羚牛,在它刚出生不久、脐带还没掉落的时候,老河沟巡护员发现了它,担心它因为羚牛群抛弃而死去,巡护员们把它救到了基地,悉心照料之下,它坚强地活了下来。遵照人类的一些朴素的愿望,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王得福”。然而,由于与巡护员朝夕相伴,王得福越来越黏人,也许在它心里,觉得自己就是人类吧。这样不是办法,为了让它顺利回归野外,王博士决定要采取一些措施。他们把王得福带离基地,放在一个废弃的小院子里,减少跟人的接触,然而,它自己打开了院门,沿着桥回到了基地。得带离得更远一些。于是,巡护员引领它到了离基地更远的地方生活。尽管如此,它还是好几次差点寻回了家,甚至从河对面,淌水过河回到基地。

隔着基地几公里开外的一个林地桥头,我们见到了对岸的王得福。它如今六个月大,已经从视频里那只可抱在怀中的小羚牛,长成了八九十斤的小牛犊。我们每个人压抑住内心的激动,静悄悄地隔河观望,看王得福悠然地吃着树叶。有一霎那,它似乎发现了我们,站上桥头,想要朝着我们走过来,我们赶紧后退,离开了王得福。不影响它野化的方案,就是回归自然,减少跟人的接触。

王博士、刘辉老师跟我们分享,在救助王得福之后,他们内部有很多探讨,在类似的情况下该不该救助野生动物。也许“救助”本身一词根本不成立,我们认为是救助,会不会也有可能是适得其反呢?会不会因为人的介入,反而让本来可能会回来寻找落下的初生牛犊的羚牛群放弃了?当然,这也只是猜想,只不过,由于人的介入,虽然王得福如今健康成长,但已经不可逆地影响到了它的野生生活。如今,基地的工作人员只得尽更多的努力,帮助它顺利野化,而这些措施似乎也在逐渐生效。中秋前后的一天,基地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王得福在红外相机里消失了一天,他们既期待又担心,一方面希望它被野生羚牛群带走,一方面又担心它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意外。没想到一天后,王得福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林子。原来,它跟一群牛玩了整整一天,还是选择了单独留下来。基地的工作人员寄希望于更寒冷一些的时候,等野羚牛群更多地往高海拔的林地迁徙时,能够把王得福带走,回归山野。

桃花源内部因为这件事也在内部立了一个规范,除非是野生动物遭遇到人为的伤害(比如遭受猎套、盗猎者的伤害)导致会有生命危险,否则不得贸然插手进行所谓的“救助”。

老河沟生态体验

这一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行程,那就是跟随导赏员体验老河沟生态。“生态导赏员”的机制,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是桃花源基金会为了帮助保护地居民在不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增收,同时也为保护地提供反哺经费,为保护地实现自我造血的一个超前的机制。保护地居民通过学习、考核,可以成为“生态导赏员”,他们可以接受外界的预约,每次带领不超过9个人去走访保护地的某些保护路线,让来访者在不影响到野生动物、不给保护地带来太大压力的情况下,观察野生动物生活痕迹、了解生态保护的内容,因此获得合理的营生收入。通过这些方式,原住民不至于因为设立保护地、不能依照传统上山而断掉生计,而且为了证明保护地真的有野生动物,有人愿意来参观走访,他们更有动力保护好山上的动植物。

老河沟分为上三沟和下三沟,我们在王博士和生态导赏员的带领下,走访了地槽沟。我们去参观了王得福居住过的小院子;穿过丛林,发现了野猪们昨晚狂欢后留下的一处处泥地的滚痕,看到了羚牛的头骨;看导赏员给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并在红外相机看到了羚牛、黑熊等野生动物的倩影;路过一处小溪,孩子们忍不住伸手跟清冽的溪水来个亲密接触……

回到基地,敬怀云老师和龚林虎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野生动物标本、并让我们观看保护地拍到的各种珍稀动物的视频影像。我们在视频里看到大熊猫捧着羚牛腐肉大啃特啃,看到林麝的粪便居然只有黄豆粒大小,真是颠覆了我们的想象。

大人们还听取了老河沟巡护员的分享,他们把自己的工作提炼成“上山下乡扫厕所”:

上山:面对的是大自然,通过巡护、监测等,做最熟悉山、最熟悉动物的人。巡护员们走的不是常规的路,而是顺着兽道,可能有动物踪迹的地方,除了悬崖峭壁外,每个角落都会覆盖到。这里面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被兽夹伤到,还可能遇到猛兽;冬天在2800m以上的海拔,还缺乏水源,需要从山下背上去;山上没有手机信号,在这种环境下,还需要露营,其中的困难和艰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下乡:主要是通过社区访谈、为居民提供帮助、并从意识方面改变他们的观念。原住民祖辈靠打猎补贴家用,这一块占据了村民不少的收入,贸然说因为设立保护地不能打猎了,大家都很难理解,所以想更好地做好保护工作,就需要改变大家的观念。通过导赏员机制的试验和实践,居民们产生了内生动力,从保护中受益——只有生态环境保护好了,动物才能回来,这样才能有游客来,良性循环就此形成。导赏员在带我们进山巡护时,都很自豪地介绍各种植物、菌类、动物的痕迹,跟小朋友说,保护区内的野生猕猴桃是不能摘的,因为要留给这里的动物吃。而且他们包里都会带着垃圾袋,把前面人不小心丢下的垃圾收走,尽可能地保持生态。听到这里,我们深受触动,他们是真心地认同、且用心地做好这件事情。

扫厕所:这是一个统称,指的从最基本的小事做好,才能把这么大的生态保护做好。因为扫厕所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好,那么其他事情也才能够做好,再推广到基地维修、车辆管理、文档管理、财务管理等其他事情。

农事体验及非遗文化

除了进山巡护,我们在这次的活动中,还体验到了很多好玩的东西,包括利用植物的汁液制作手绢、联欢晚会、赶大集、磨豆腐、炸花花、采摘苹果和葡萄……孩子们自己动手,体验农事,玩得不亦乐乎。

植物手绢

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先去采摘各种汁液丰富的树叶,铺在手绢上,垫上一层纸巾,然后用小锤子用力捶打,叶子的汁液就会留在手绢上。亲子启动手,一幅幅别具匠心的画作就此诞生。

老莫同学还创造出一种特别的“写字手法”,用线条状的叶子,一笔一划印出字体。用这种手法,我们创作了带着“老河沟”、“桃花源”字样的特别手绢。

 

联欢晚会

10月4日晚上,我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晚会”。以热情澎湃的一首《歌唱祖国》合唱开启晚会,陈明会大姐带领村民跳起了坝舞,敬怀云老师用优美的嗓音唱起了《不再犹豫》,王博士敲起非洲鼓伴奏,孩子们表演了舞蹈、讲笑话、演唱《小美满》……一张张笑脸映在荧光中,如此的生动鲜活。晚会过后,王博士还跟我们探讨了生态保护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科学保护与社区工作结合,这些理念深深刻入我们的脑海。

赶大集

10月5日,又是早起的一天,我们带着孩子去赶大集。孩子们新奇地东瞧瞧,西望望,购买了水果、野生板栗等东西,也尝试了当地特色米粉、肥肠和豆花。

磨豆腐

回到福寿村梧桐小院,磨豆腐的工具已经准备妥当,孩子们撸起袖子,分工合作,马上开干。有的孩子把提前泡好的豆子倒进石磨中间的洞口,有的孩子发动马力把石磨转得呼呼作响,白花花的豆汁就从石磨里流出来。过滤豆汁、煮豆浆、点卤等工序过后,晚餐时分我们就吃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豆腐。

炸花花

炸花花是一种非遗特色油炸面食,当地人在春节、婚嫁等重大节日,都会炸上一大批花花,供亲友品尝。炸花花的制作工序繁多,需先用热水融化猪油和糖,慢慢倒进面粉中搅拌,揉成光滑的面团,擀平,对折切成有七个瓣的条装,用巧手弄成花花形状,再下热油炸至金黄。这么好玩的活动,自然引起了大人和小孩的兴趣,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我们终于吃上了金灿灿香喷喷的炸花花。

采摘水果

下午,我们前往附近山上的苹果园,南方人第一次见到长在树上的苹果,而且是一树树挂满枝头的苹果,都高兴坏了,终于知道了孙悟空在蟠桃园里的感觉。果园老板让我们先免费在院子里吃饱,采摘的其他苹果再论斤称重购买。直接从树上摘下一个大苹果,一口咬下去,清甜爽脆,一只吃完已经饱了。9只苹果装一箱,一箱足有7、8斤重,也就是说,一只苹果就有8两重。此后两天,我们每人带着一箱苹果,一路从四川带回了深圳,分享给家人和同事,大家都被老河沟的苹果惊艳到了。

随后,我们还去了有机产品种植基地采摘葡萄。听说这里最出名的不是葡萄,而是车厘子。车厘子成熟的季节,上门采购的人民络绎不绝,还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到。我们没碰上车厘子的季节,然而采摘葡萄也是一种绝佳的体验,这里的葡萄口感也是非常的赞,用广东人的最高赞誉,就是这个葡萄很有“葡萄味”。有机农业,也是当地的新创收点之一。

山水有情,期待重逢

短短四天的桃花源老河沟保护地志愿者活动就此结束了。通过桃花源基金会巡护员和村民生态导赏员的带领,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野生动植物的可爱,更是被他们“上山下乡扫厕所”的工作理念所打动,深刻感受到了自然保护的必要性和专业性。

怀揣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野生动物的关切,我们暂时离开了老河沟,但是,希望我们来日能带着孩子走遍桃花源的其他几个保护地,感受更多的生灵之美。山水有情,期待重逢。

阅读 25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