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政府生物多样性 > 综合动态

我国新增两处世界自然遗产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 2024/8/1 21:51:26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分别于2020年、2022年正式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属中国西北极干旱的温带荒漠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其重要标志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相对高度达 460 米)、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展现了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

图片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希拉扣 摄)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这条迁徙通道纵贯22个国家,是全球鸟类多样性最丰富、濒危物种比例最高的迁飞通道。2019 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本次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的提交和列入是候鸟迁飞区申报世界遗产的杰出范例。

,时长16:50

图片

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柳明玉 摄)

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人类共同财富。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世界自然遗产及双遗产保护力度,依托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水平,较好地实现了遗产地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

下一步,我国将以全面推进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水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继续履行好国际公约,加强国际合作,分享中国成功经验,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曹云

编辑:王爽宇


红树林banner

 

阅读 56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