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山林的绝响:华蓥润楠
(绝灭 EX)
华蓥润楠 Machilus salicoides S. K. Lee
是樟科琼楠属乔木,中国特有种,产于重庆和四川东部,生长于开阔山坡林中。该种于1979 年发表,模式标本于1941年采自四川广安华蓥山,华蓥山植被种类丰富,可惜森林资源在 1958年遭到破坏,至今未再采到华蓥润楠的标本,因此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为绝灭等级(EX)。
华蓥润楠 Machilus salicoides S. K. Lee
【孙英宝绘图,根据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标本室,标本号4088,NAS00070928】
一段花枝。
形态特征
叶披针形或矩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长7-11.5厘米,宽1.5-4.3厘米,腹面绿色,无毛,背面灰绿色,初密被柔毛,后沿中脉两侧密被柔毛,中脉腹面凹陷,背面明显隆起,侧脉 9-10对,腹面微凸起,背面凸起,网脉纤细,明显;叶柄长0.8-1厘米。圆锥花序长约3厘米,少花,聚生于当年生的顶生短枝上,花序基部苞片线形,密被黄棕色毡毛,小苞片线形,无毛; 花梗纤细,长约2毫米; 花小,花被裂片卵形,近等长,长约1.5毫米,外侧无毛,果未见。
发现之旅:艰难岁月中的重要发现
1941年,正值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的杨衔晋进入四川东部的华蓥山,进行植物调查。那时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由植物学泰斗钱崇澍领导一部分科研人员从事森林植物分类研究。由于研究所属于民办机构,西迁重庆后经费困难, 为了维持研究工作,钱崇澍只能带领社员们种菜养猪,兼职讲课赚钱。
钱崇澍先生像(引自网络)
即使面临如此困境,杨衔晋等人仍旧进行着严谨的植物学调查,发表了《中国的楠木》《四川新木本植物二种》《四川女贞属之记述》《樟科植物之新种》以及《四川东部之新木本植物》等研究论文。全世界唯一一份华蓥润楠标本(Y. C. Yang 4088)就是在如此困境下,由杨衔晋采集于华蓥山的。
李树刚先生像(引自网络)
不过,当时并未给出准确的鉴定。1979年,樟科植物专家李树刚、韦裕宗重新鉴定这份标本,确定其为中国特有的植物新种,正式命名为华蓥润楠(Machilus salicoides)。华蓥润楠迄今只有一份标本,可以间接说明其分布范围的狭窄,又因其生境接近人类活动区,最终难逃消亡的噩运。自1941年后再无人发现它的身影,成为植物学界的一大遗憾。
研究名人:植物学名家杨衔晋
杨衔晋先生像(引自网络)
华蓥润楠标本采集者杨衔晋(1913-5-4~1984-2-6)是中国杰出的植物分类学家,东北林业大学的奠基人之一。杨衔晋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敏过人。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取四所大学,最终选择了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大学期间,他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必修、选修课学分,开始跟随耿以礼(1897~1975)教授研究竹类。每年寒暑假,杨衔晋都自费到野外调研考察,采集大量标本,写出第一篇论文《南京的竹类》,引起校方重视。
1935 年大学毕业后,杨衔晋留校任助教,翌年主讲树木学,并带学生实习。为了广泛考察、深入研究中国植物,杨衔晋于1937年离开中央大学,加入民办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植物学考察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1944年秋,他考取了农林部留美实习生,赴美国耶鲁大学林学院深造。1946年回国后,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同时兼任河南大学(校址1948年6月~1949年7月在苏州)、上海同济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杨衔晋于1950年5月从上海复旦大学借调到哈尔滨东北农学院森林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一年借调期满后,继续留任,扎根东北。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成立东北林学院,同年12月起,他任东北林学院教授、林工系主任、教务部主任等职。1962年任东北林学院副院长,1979 年任院长,为东北林学院贡献出了他的后半生。
所属类群:盛产良材的润楠属植物
华蓥润楠属于樟科润楠属。该属植物全球约有100种,中国有82种,其中63个为特有种,是润楠属植物分布多样性中心。该属植物是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木,在园林应用、木材、香料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润楠 Machilus nanmu (引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国自古称楠、樟、梓、桐为“江南四大名木”。位居首位的楠木是润楠属、楠属、赛楠属部分用材树种的统称。润楠属中的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 Zucc.),木材紫红色,纹理细密光滑,自古素有 “软木之王”之美称。同时,红楠耐瘠薄并具有较强的抗盐、抗风能力,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造林树种,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引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此外,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 Kanehira)既是良材,又含有黏液可作黏合剂,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润楠属植物树姿雄伟,枝繁叶茂,四季清香宜人,不仅是著名的观赏及绿化树种,还是化工和医药的重要原料。如滇润楠、润楠、刨花润楠等植物叶研粉可作香叶粉,香叶粉不仅可以用作各种薰香、蚊香的调和剂或饮用水的净化剂,也可提制芳香油。
刨花润楠 Machilus pauhoi (1-7)(引自《中国植物志》)
同时,润楠属植物的种子油可制肥皂及润滑油,树皮可作褐色染料。滇润楠叶的提取物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金属缓蚀剂,也可作为地质钻探的泥浆处理剂,是具有高价值的工业原料植物。
华蓥润楠 Machilus salicoides S. K. Lee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