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造成了上千万人感染,50多万人死亡,而且疫情仍在持续恶化中。二战后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对各个国家都造成了严重冲击,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无法依靠所谓的“运气”——天然的地理屏障或者与全球隔绝的孤立状态——躲过病毒的打击。新冠疫情也由此成为对全世界各国政府、社会和人民应对突发灾害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到目前为止,东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新加坡、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在抗疫中普遍交出了比欧美国家优异得多的答卷。
▲7月5日,在日本东京,一间商铺门口贴着简易标识,提示顾客戴口罩入场购物。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固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不应在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不过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东亚国家普遍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表现突出既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需要解释和回答的现象。毕竟,在与疫情长期共存的可能前景面前,世界需继续正确认知并及时总结东亚的抗疫成绩,特别是其原因。
团结协作是重要“诀窍”
有分析将东亚抗疫表现归因为2003年的非典疫情主要发生在东亚,这里的人们对上一轮疫情依然心有余悸,故而及早做出了应对。也有观点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分析,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后来居上的互联网应用,使得东亚社会在应对疫情时物资准备更充分、数据处理更及时。还有的研究从文明比较的角度切入,以东亚人民的传统观念——家庭至上、集体主义、遵守纪律、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态度温和等——作为种种抗疫措施在东亚能够产生明显效果而在欧美则流于形式的文化根源。这些解释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非常值得国际社会认真总结并汲取经验。
▲这是6月2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出席线上记者会。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的确,17年前的非典让许多东亚国家开始重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人员培训和制度建设,特别是公众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这一点正是西方社会所缺乏的,某种程度上,假如一些西方政客不是在疫情初期不以为然,假如西方公众不是对方舱医院以及大数据追踪存在历史记忆和文化心理上的排斥心理,最重要的,假如西方面对疫情时能像东亚一样始终把团结协作、休戚与共作为关键策略,而不是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拆台,欧美世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未必如此之高。对于最后这一点,人们讨论得仍然不够充分,但恰恰是这一点,可能是东亚率先战胜疫情的“诀窍”,而且也可能将是后疫情时代东亚率先有效复工复产进而走出经济低谷的关键。
将成区域一体化亮点
新冠疫情使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从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维度审视这次疫情,人们却会发现,很多在新冠疫情期间让我们体会得格外深刻的变化,其实并不是新冠带来的。变化早已发生,新冠疫情只是将变化以最直观最具有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已。
这些变化包括全球产业链的断裂和分割、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在许多国家大行其道、大国竞争日渐激烈,以及国际体系趋向无序化和全球治理能力的衰败等。不管有没有疫情,这些标志着国际格局即将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变化都会出现并且事实上已经出现。
这一点不但意味着即使新冠疫情结束,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我们一度熟悉的高举全球化旗帜的世界,而且提醒人们必须为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矛盾性、斗争性日渐严重,合作性、协调性逐步下降做好准备。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面对一个越发自私、越发奉行单边主义、越发一边鼓吹全球领导作用一边践踏国际规则破坏国际机制的美国,我们将看到一个分崩离析、对内无力协调成员国之间的重重矛盾、对外无法为其他地区一体化进程提供参照方向的欧洲,我们还会看到继续挣扎在地缘政治博弈和安全对抗中的近东、北非、南亚。当然,我们也能看到东亚地区成员继续艰难而顽强地试图维持在其他地区已经难以为继的国际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东亚很可能将成为后疫情时代仅有的区域合作亮点。
▲6月28日,人们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附近休闲。 新华社发 (沈霆 摄)
东亚合作经受住考验
这么说并不是将东亚描述为全球化进程“黑暗中的一点光亮”,更非断言只有东亚才能挽救垂危的全球化进程。冷战结束后一度大行其道的美式全球化已是明日黄花。东亚地区要为之而努力的不是维持华盛顿已经不愿意继续维持的美式全球化,而是要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继续推动区域内的产能合作、一体化进程和共同体建设,避免打着经济安全和产能自主旗号的经济民粹主义冲击到东亚区域内合作。
数据显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际贸易遭遇剧烈冲击的严峻挑战下,今年1至4月,中国-东盟进出口逆势增长,贸易总值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9%,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带来的强大韧性。
▲资料图片:4月21日,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在捐赠仪式上向中方表示感谢,高度肯定东盟与中国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合作。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指出的那样,回顾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历史,无论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国际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都让中国东盟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东盟合作更加强劲。第36届东盟峰会于6月26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在27日公布的峰会主席声明中,与会各方强调,东盟及其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多项自由贸易安排和谈判取得进展,有助于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及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
以上种种成果的取得,是中国与包括东盟在内的东亚国家携手应对疫情冲击、互利互惠、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映照。新冠疫情非但没有切断东亚区域内合作进程,反而从需求催生供给的角度激励东亚成员更加重视区域合作,更加强调通过协作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在后疫情时代,将经历了疫情考验的东亚合作进程维持下去,不但是东亚国家人民的共同使命,也是东亚继续维持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关键所在。
东亚早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新冠疫情期间,东亚又成为维系全球抗疫合作的主要动力来源。我们有理由期待并且相信,在后疫情时代,东亚能够在历史上首次承担起为全球范围内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做表率的任务。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院副院长、东盟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中方董事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