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杨林山和他的青年研究团队
在兰州,有这样一支青年研究团队,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爱洒在西北地区,用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扎根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十余年。坐热科研“冷板凳”,只为解码西北地区生态水文之谜,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杨林山副研究员团队。
35岁的杨林山是该团队的负责人。在他看来,自己的科研之路始于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我亲历了家乡的飞速发展,也知道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希望为我的家乡发展做出一点贡献。”在他的带领下,一支从事极端环境生态系统保护研究的青年研究团队逐渐成长起来,立志扎根西部,为祖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杨林山的研究团队目前有十余人,主要由硕士、博士和青年科研人员构成,平均年龄31岁。该团队围绕高寒山区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开展研究工作,为极端环境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杨林山介绍,为了让科研人员安下心来做研究,兰州市和中国科学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兰州市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鼓励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加入我们的科研队伍。同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资金支持、荣誉激励、人才计划等多方面,都加大了支持力度。”
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面对诸多荣誉,杨林山则谦逊地表示,这都是团队共同努力和拼搏所获得的成绩。
“作为一名从事地学领域相关研究的普通研究人员,获得这些奖项和荣誉我真是受之有愧。我将其视为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认可,我们也将在这种认可和鼓励下,持之以恒搞科研。”目前,杨林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课题、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等项目12项,共发表论文60余篇。
“未来,我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将生态—水文—经济社会作为一个耦合系统,以水为主线来研究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提起未来的研究计划,杨林山信心满满,“年轻人思维都比较活跃,为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带来了蓬勃生机。带着这份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我相信我们团队会勇挑重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助力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 瑞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