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如何提升检察官办理环境公益诉讼的水平和能力,这场培训有用!

媒体: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陈媛媛
专业号: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4/12/31 13:16:17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陈媛媛

为提升公益诉讼检察队伍专业化水平,12月17日—1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检察官环境公益诉讼能力提升培训”在贵阳开班。

高质效办案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2017年7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是最初确定的“四个法定领域”之一。10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办理了108万件公益诉讼案件,其中,53万件案件来自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该领域已成为公益诉讼检察最重要的领域,办案数量最多、案件类型最丰富、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最大,业务体系最健全,制度和理念走在前列。

如何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今年,最高检提出“一取消三不再”的检察管理新要求,即取消一切对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通报,切实找准公益诉讼检察服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持续抓好法定领域办案,紧紧扭住“可诉性”这个关键,严把案件质量关,不断提升案件办理的精准性、规范性。

“办准、办好有影响力的高质效案件,必须做到立案精准、程序规范、效果务实。有影响的高质效案件往往涉及重大疑难复杂的公益损害问题,对公益诉讼检察人员的线索研判、调查取证、监督智慧、法律适用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程参与此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是有效的实战训练。”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二级巡视员吕洪涛说。

“卫星遥感技术并不神秘,工作原理与日常可见的摄像头很像,就是在卫星上安装高倍照相机,从外太空拍摄地球。”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中心电子证据一处副处长杜文玉现场演示了如何调取卫星遥感影像,利用历史影像,比对所办案件违建时间和地物变化,找出违法线索。“我们可以在卫星影像上勾勒边框,计算出植被破坏面积,还可利用光谱分析河湖水质变化情况,给出一定的证据和调查方向。这样,办案人员就不用疲于奔命,可以运用卫星遥感影像 无人机现场侦查的手段固定证据,有利于打击违规倾倒固废、破坏耕地、偷排污水等违法行为。”杜文玉说。目前,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中心与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正共同起草卫星遥感影像证据化工作指南。

办理气候变化诉讼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应对气候变化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探索中,面临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授课专家作出了解答。

依据我国法律,温室气体不属于污染物,法律仅规定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部门协同、政策协同以及减污、降碳协同。

企业持续排放温室气体,在行政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民事公益诉讼有发挥空间,通过预防性公益诉讼,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对已经超排的温室气体,可以要求企业采取补植复绿、购买碳汇等方式弥补生态环境功能损害。

“检察机关探索结合案情及不同环境要素的修复需求,适用补植复绿、异地修复、劳务代偿、技改抵扣、碳汇认购等方式,最大限度保护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出惩罚性赔偿诉求,但要注意必须是故意污染和严重后果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还要考虑行政、刑事罚金等因素。”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三级高级检察官易小斌说。

贵州省生态环境资源司法审判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11月,贵州清镇法院设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开始环境司法专门化探索。探索建立地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长江上游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生态恢复性司法机制等四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2023年,贵州省检察机关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超过前5年总和的一半。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苟泰强着重介绍了贵州省开展林业碳汇方面的经验。“违法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该行为实质上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承担了民事责任,可以视为承担了补偿责任。”苟泰强说。

如何把握公益诉讼线索的“可诉性”?

在培训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原司长别涛介绍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再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态环境部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任务和工作重点,帮助公益诉讼检察人员了解生态环境部门的政策、法规和职责。“检察官可以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多元追责、多方监督、专项执法等角度寻找案件线索。针对行政部门不作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要充分利用法律监督手段,提起检察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别涛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汪劲介绍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专家建议稿,讲解了法典编纂的原理和方法,并总结了瑞典、法国、德国等国编纂环境法典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为何确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典编纂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的原由。“检察机关要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入学习,做好公益诉讼制度顶层设计,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汪劲说。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川法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主任杨翠柏以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为例,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同省份可以依据各自的自然禀赋办理相关的公益诉讼,同时拓展公益诉讼新领域,比如,自然景观多样性生态功能损失、灾毁地生态保护、微生物资源保护等,充分体现检察公益诉讼功能和作用。”杨翠柏说。

此次培训分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经验交流三部分进行,109名检察机关从事检察公益诉讼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阅读 28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